太阳成集团tyc7111

轴流泵厂家
首 页 / 新闻中心 / 行业资讯 /

筑底突破,如何抓住下一个五年红利(上)

筑底突破,如何抓住下一个五年红利(上)

发布日期:2025-10-31 作者:深溪咨询-和君战新 点击:

在前文中,我们明确地提出:十三五是生态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,十四五是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深度调整期。而十五五将是生态环保产业的筑底突破期。

先来谈筑底。所谓筑底,即生态环保产业将在十五五期间形成阶段性的低点,大量生态环保企业在十五五期间的发展势头,并不是一路高歌,或者稳步发展,而是延续十四五的调整势头,继续向下探底,并在十五五期间到达最低点。整体产业的数据我们认为很难预测,由于依然有新进入者,企业仍然存在分化现象,但十五五初期很难见到产业整体数据的大幅上升,更多的反馈筑底现象,呈现小幅波动。这一情况可能持续到十五五中后期,直到行业完成第一次环保高峰回落后的突破。

之所以出现这种可能性,我们认为基于以下原因:


一、生态环保产业作为基础设施部分的建设,已经告一段落

水固气等主力行业的产能基本能够满足整体社会需要,后续主要是结构性调整和补充性建设,而这些基本属于小体量,很难支撑以投资为核心驱动行业发展的增量,回落不可避免。

我们来看典型产业的基本面。例如生活垃圾焚烧,十三五期初,我国生活垃圾焚烧量是0.74亿吨,占总体清运量2.04亿吨的36%,而2024年生活垃圾焚烧量已经高达2.2亿吨,占总量的85%,这一数据即使在以焚烧为主的发达国家中也处于相对的高位(日本约为80%)。


1762133173235729.png


从建设的角度来看,生活垃圾焚烧如此高的比例,739座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数量,都在表明: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的主要投资任务已经完成,剩下的是更小的领域、更难解决的问题:小体量生活垃圾如何获得有效的处理,比如50吨/天的小县城。而这些显然与当初动则日处理量上千吨的庞大城市市场无法比拟。

城市污水处理也面临一样的境地。一方面,总处理量越来越平缓,城市污水处理率已经从2016年的93%提升到2024年的高达99%;另一方面,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,达产率则缓步下降,从2016年的83%下降到2024年的79%。相比于生活垃圾,污水依赖于管网输送的特性以及更长时间的积累,保证了污水处理的相对饱和,但很显然,期待像过去一样火热的的投资建设已经不现实。


1762133205885976.jpg

1762133227412117.jpg


二、部分生态环保领域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现象,且随着整体社会精细化分工及进步,短时期内很难消纳过剩

“过剩”是生态环保产业很难正视的一个用词,但确实在部分领域内存在。在开篇的回顾十年环保路中,危废就是一个典型的产能严重过剩的例子,但“过剩”不仅仅在危废领域,生活垃圾焚烧等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。

如前文所述,我国生活垃圾焚烧的处置比率已经很高,而与此对应的数据就是每年不断攀升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。2016年,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为25.6万吨/日,2024年为92.1万吨/日,增长了2.6倍。这里的数据指实际建成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置能力,不包括规划二期、改扩建、在建项目。对应的,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总体达产率(以每年检修30天计算),则由2016年的86%,一路下滑到2024年的71%。过去生活垃圾焚烧总在抱怨垃圾量太多烧不完,现在每个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保垃圾量,四处外出寻找垃圾。


1762133325261295.jpg


即便如此,生活垃圾分类带来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,人口变化因素还在不断施压。更多的城市的有机垃圾焚烧厂开始运行,餐厨、厨余垃圾走向需要名为明确,已经不足的生活垃圾量还要被分走一杯羹。很显然,我们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明显过剩,且过剩比例相当高。

我们在做投资假设的时候,总是偏向于乐观,认为人口在所属城市总是增加的,人均垃圾产出量总是增加的……所有的一切都在围绕增量进行,但实际数据却往往与我们的乐观假设完全相反。既定投资一旦成型,不成立的假设则成为一个冷冰冰的现实:时间并不能抹平假设与现实的差距。

而这些假设,并不只是在生活垃圾焚烧一个领域内发生。

因此,十五五期间的调整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我们理想中的供需平衡。供大于求的背后,只能依赖于市场的出清,供需重新达成平衡,需要大家付出一定的代价。


三、应收账款等问题造成的影响需要时间消化,环保企业的信心重拾也需要时间积累

无论是我们反复提到的应收账款问题,还是环保企业,尤其头部企业非常现实的谨慎投资的态度,都在预示:十五五前期,生态环保产业很难迅速高歌猛起。

应收账款问题是短期的,但在当前仍然存在,我们预估政府解决当前应收账款问题可能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。此前,环保企业一方面对投资持谨慎态度,一方面回款压力导致账面现金充裕性不足,难以持续投入。而对高度依赖投资的生态环保行业来说,这意味着,在行业饱和度较高的情况下,结构性的投资机会,也会变得更加艰难。

地方政府释放的投资项目,基本都由地方所属平台公司实施的核心原因即在于此。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则是明显的外界投资意愿减弱。这些现象我们认为都是短期的,随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干预以及经济趋稳,企业信心逐步恢复,生态环保行业在十五五后期仍将呈现向好趋势。

随着新的机遇完成释放并形成体量,预估在十五五后期,生态环保行业将呈现缓步爬坡形态,最终实现突破。


声明:本文转自深溪咨询-和君战新。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仅供学习交流之用,不做商业用途。如文中的内容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存在第三方的在先知识产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

相关标签:

相关产品:

相关新闻:

在线客服
分享
欢迎给我们留言
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。
姓名
联系人
电话
座机/手机号码
邮箱
邮箱
地址
地址